-
我院双聘教授侯旭研究团队在Small上发表科研成果
微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扩散阻力,近年来在能源输送、生物医学装置、废水处理、相分离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微孔材料易结垢,机械性能较差,不能自愈,以及可回收性低,限制了其进一步工业化应用。近期,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侯旭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Small上发表题为“Tunable Microscale Porous Systems with Dynamic Liquid Interfaces”的概念性论文(Concepts),首次提出基于动态...
2018年09月29日
-
我院双聘教授侯旭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科研成果
膜科学与技术的多相分离的研究对石油化工、天然气的开采、污水处理、生物医学、湿法除尘、发酵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实现在恒压环境下的动态可控多相分离一直以来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近期,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侯旭教授研究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Science Advances》(Science子刊)上发表了题为“Liquid gating elastomeric porous system with dynamically cont...
2018年09月29日
-
受生物启发柔性高分子弹性微通道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受到柔性血管的启发,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侯旭教授的研究团队,在弹性体高分子膜基材料微流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文章以“Bioinspired Universal Flexible Elastomer-Based Microchannels”为题于2018年1月在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Small上发表。柔性微流控系统由于其可伸展/弯曲,通过与人体皮肤表面直接接触,可用于便携式可穿戴电子设备,为生命体征提供重要的参数。然而,由于柔性微流控系统复杂的制备工艺和基...
2018年09月29日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上发表科研成
2017年11月14日,《自然•通讯》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以我校物理系为第一单位的科研成果“Interfaces between hexagonal and cubic oxides and their structure alternatives”。我校物理系王惠琼教...
2017年11月30日